行业动态|原料成本高企、下游销量低迷 饲料企业提价也难解“两头承压”
春节过后,受豆粕和玉米等原材料涨价影响饲料频繁涨价,但饲料加工企业的日子却不好过,正面临上下游“两头承压”。
饲料行业虽是成本加成模式,但饲料涨价幅度并非原材料涨幅保持一致。另外,在需求方面,当前养殖行业低迷,饲料销量同比下滑,当前收入难以覆盖饲料厂固定成本。
饲料涨幅跟不上原料涨幅
春节过后,多家饲料企业掀涨价潮。
正邦科技(002157.SZ)旗下宜昌正邦饲料有限公司宣布自2月25日零时起浓缩料产品价格上调200元/吨;天康生物(002100.SZ)饲料事业部华北区自2月28日起猪浓缩料上调100元/吨;新希望(000876.SZ)旗下襄阳新希望六和饲料有限公司自2月26日起对蛋鸡浓缩料上调200元/吨。
据悉,饲料行业多以成本加成作为定价模式,原料价格波动势必会影响饲料价格。饲料加工行业属于养殖业和种植业之间的中间产业,饲料价格定价不仅要考虑原材料成本控制情况,还要考虑下游客户需求,需求旺盛时饲料价格亦会上涨,今年饲料价格上涨更多是因为原料成本上涨,其中玉米涨幅较小,豆粕涨幅太大,主要受当前国际形势、俄乌边缘政治影响。
养殖行业持续亏损 饲料企业“两头承压”
除了涨价还转移原材料的上涨压力,大型饲料企业还通过管理来降低自身成本。海大集团(002311.SZ)在互动平台表示,公司通过发挥规模效应、提升运营效率等方式,对冲原材料上涨带来的影响。新希望也在近期调研活动中表示:“尽管预计2022年上半年饲料价格仍在高位震荡,但我们觉得饲料成本的下降依然来自于生产过程的管理。”
禽类方面,据Mysteel农产品数据统计,截止到2022年2月24日,大肉食毛鸡的平均养殖盈利在0.73元/只,2月18日开始亏损。节后毛鸡价格跌至谷底,饲料成本继续上涨,养殖亏损,若散户自购饲料,严控各项成本,料比控制在1.45以下,或稍有盈利,817小白鸡平均养殖盈利为0.96元/只,2月14日后盈利空间被压缩,跌破1.00元/只。生猪方面,自去年起,猪价持续呈现下滑趋势,养殖场持续处于亏损局面,且亏损值不断拉大,猪价持续走低,养殖场盈利值缩减,同时饲料成本持续走高,双重压力大,养殖场难改亏损局面。当前养殖亏损持续加剧,自繁自养亏损值高于仔猪育肥。